1、危害症状
黄瓜立枯病一般会在黄瓜育苗中后期的时候开始发病。主要危害对象为幼苗及地下根茎的基部。发病前期会在下胚轴的地方出现不规则深色病斑,病部处会有凹陷感。病斑逐渐扩展之后导致茎部萎缩干枯,叶片会因此出现黄叶现象,最终幼苗死亡,但是也不会倒伏。如果是根部受害的话,那么在近地表的地方,其皮层颜色变褐且腐烂。前期主要为白天萎蔫但晚上恢复,不过时间一长的话,病株便会萎蔫死亡。
2、发病特点
立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,立枯病的病菌会以菌丝体的形式在病残体、土壤中进行越冬。可在土壤中生存三年之久,主要可通过水流、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。菌丝能够直接入侵黄瓜植株,尤其是幼苗如果长势弱、徒长有伤口的话,更加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。而当苗床温度在22度左右且高湿时,发病更为严重。除此之外,在播种过密、通风差、光照不足等地块上更容易发病。
3、防治措施
我们在种植黄瓜之前,首先要选好苗床与床土,对其进行消毒工作。苗床保持地势高、水位低且排灌正常,保证黄瓜幼苗正常正常。然后床土要保证无菌无病,最好是以新园土为主,做好消毒工作。可加入适量的细干土制作成药土,施药之前要浇入充足的底水。当水下渗后,再将1/3左右的药土均匀撒在苗床漆面上,然后在播种后再撒入剩下的药土。
然后我们要做好管理工作,苗床的温度要保持在25度左右,最低不可低于20度。每天要及时将薄膜和幼苗叶片上的水珠抹除,做好通风降湿工作。不过在温度较低时,还要在注意覆盖薄膜进行保温。合理浇水,不可在阴雨天进行,控制好浇水量,每次浇水后揭膜进行通风。如果阴雨天苗床湿度过大的话,那么则要及时撒施适量的草木灰,降低苗床湿度。发现病株之后要及时拔除,喷洒药剂消毒,将其集中带出田间销毁。